交流|青年搭建桥梁,友谊长存——“Z世代”为
作者: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日期:2025/11/07 浏览:
新华社阿拉木图11月6日电青年搭建桥梁,延续友谊——“Z世代”为中国-中亚合作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 郑宇 江又林 李敖 在这波发展浪潮中,中亚地区涌现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希望的“Z世代”青年。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用青春的热情架起友谊的桥梁,用专业的技能赋能务实合作,为中国—中亚合作增添青春动力。娜迪拉·朱马别科娃(Nadila Zhumabekova)目前在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部”无水港担任哈萨克语翻译。这位出生于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的“95后”女孩,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她上大学时。在中国交换学习期间,他走遍了许多城市,每个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喜欢中国,我爱我的工作。 “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为增进哈中友谊做出更多贡献。”朱马别科娃说。朱马别科娃目前已在无水港工作一整年,他亲自参与并见证了无水港为促进中哈友谊、加强两国物流运输做出的贡献。无水港是中亚最大的无水港,转运量较2015年的2万标箱有所增加。 2024年将达到32.4万标箱,这是中欧班列跨境运输的重要中转基地。“印象最深的活动是庆祝无水港成立十周年,这也是10条宽轨铁路线正式开通的日子。当天,货运列车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代表的见证下缓缓驶入无水港。伊娜。现场的热烈气氛让我感受到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和必然的合作。”朱马贝卡说。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2001年出生的贾姆希德·法伊兹耶夫是中国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宇通客车”)的本土品牌专家。每天,他忙于奔赴各种活动、管理公司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公司视频和照片等。法伊兹耶夫开始学习中文。 2016年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他认为乌克兰与中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毕业后选择到宇通客车工作,法伊兹耶夫在工作中强烈感受到了中国企业为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并看到。我相信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友谊与合作会越来越深。”法伊兹耶夫说。土库曼斯坦小伙子阿尔斯兰·库班列乔夫在北京学习汉语,目前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担任土库曼语翻译。他记得,小伙子刚入职初期修理机车时,因为对机车一无所知,只能做简单的翻译。 “当时我的中国同事鼓励我说,‘机车很复杂,很难。如果你花时间,你就能弄清楚。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促使我更加专注地学习相关知识。展望未来,库班列乔夫希望成为中国企业与土库曼斯坦客户沟通的桥梁。“愿土中友谊像中车火车头一样,承载着机遇和希望,“00后”穆斯林·卡尤莫夫也活跃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翻译合作的第一线。这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年轻人今年6月加入中泰(丹加拉)新丝路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对他来说,翻译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赋予了他一定的价值。“在我的努力下,中塔两国沟通良好,这让我吉尔吉斯斯坦女孩埃格里姆·努尔兰克泽工作在中亚汉语教育第一线,目前在吉奥什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见习教师,他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汉语教学课程。“我告诉学生,每次掌握汉语,就能为你的世界打开许多扇门。”努尔兰克则表示,希望未来继续从事汉语教学相关工作,将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这些年轻的身影出现在教室、车间、摩托车旁……他们用学习精神和专业态度,成为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桥梁,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为中国与中亚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增添了鲜艳的色彩。
相关文章